盐城市11个项目入选第四批省级非遗名录
填补传统医药空白 数量为历年来之最
日前,省政府发布了关于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公布了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市文广新局社文处处长潘慧萍告诉盐城晚报记者,这一批次入选的项目中涉及五个类别:民间文学——建湖县九龙口传说;传统美术——射阳县射阳农民画、阜宁县阜宁面塑、大丰区大丰瓷刻;传统技艺——射阳县射阳草编技艺、盐都区盐都柳编、阜宁县阜宁大糕制作技艺、东台市东台鱼汤面制作技艺、滨海县何首乌粉制作技艺;传统医药——亭湖区吴氏膏药;传统音乐——阜宁县牛歌。
“这次入选的项目中我市有一个零的突破,那就是填补了省级非遗传统医药类别的空白。”潘慧萍说,加上此前我市已有的18个省级非遗项目,目前我市省级非遗项目数量达到29个,“这些入选省级非遗名录的项目目前传承人还没有被审批,最终确定要等到明年,而这些项目的入选也将对这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阜宁大糕制作技艺
阜宁大糕制作技艺是以阜宁地方命名的一种糕点制作技艺,因其产自于我市阜宁县,所以,生产出来的糕点就被称为“阜宁大糕”。阜宁大糕制作技艺主要分布在阜宁的益林、阜城、罗桥青沟、东沟硕集等地。
阜宁拥有悠久的制作糕点的历史,相传在明朝中叶,阜宁盐业兴旺,商贸繁荣时期,阜宁地方民间糕点师傅总结了众多做糕点的经验,选用优质糯米,精细白糖,提炼后的猪油和上等的蜜饯,通过对糯米浸泡、粉碎、筛选,再按比例拌兑、打模、成型、蒸熟、刀切等工序制成,保存时间较长,即使夏天也不容易发霉、变质,因而这种糕点的制作工艺有着很好的科学价值。
如今阜宁县有大糕生产企业29家,个体工商户169户,大糕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大丰瓷刻
大丰瓷刻是以瓷件为载体,钢凿和铁锤为主要工具,凿刻瓷件产生崩瓷效果,使艺术作品物象机理再现于瓷体表面的地方传统美术。
民国初期,大丰小海、南团、西团等地,自古就有百姓家庭逢红白大事众邻居或亲友借碗、盅给主家办事的习俗。为便于归还,各家在其碗盅底部凿刻姓氏或凿刻特殊记号。后有人在碗盅壁面凿刻花草、动物以及人像,自此大丰瓷刻萌生、流传。
大丰瓷刻技艺传承以大丰区小海镇为基地,拥有能熟练掌握瓷刻技艺的瓷刻艺人二十余人,同时辐射大中、西团、南团等地。技艺传承人在刻瓷过程中,注重基本技法的传承,注重工具及辅材的改良,用独特的凿刻技艺赋予瓷刻作品独特的构成形式和审美效果,被工艺美术专家、文化学者喻为“瓷器上的刺绣”。
东台鱼汤面
东台鱼汤面,历史悠久,风味独特,是“江苏名点小吃”,它源于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200多年历史。用串场河的水,南乡的粮,东乡的盐,和野生鲫鱼制作出的美味鱼汤,用此汤下面这是最正宗的东台鱼汤面。
东台境内盐业兴旺,云集台城的盐商大贾,都爱吃鱼汤面,并把鱼汤面推上庆寿宴席。到了民国初年,台城内20多家茶馆、酒店,都供应鱼汤面,每天早市都顾客盈门,东台鱼汤面从此驰名大江南北。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东台鱼汤面获得金奖。
东台鱼汤面是汉族传统面食,属于苏菜,汤白汁浓,滴点成珠,清爽可口。东台鱼汤面不仅味道鲜美,还具有较好的养生作用。民间常有“吃碗鱼汤面,赛过老寿星”之说。
阜宁面塑
面塑,俗称“捏面人人”,阜宁公兴有近1500人会做并且从业面塑,所以在阜宁又称为“公兴面塑”。
面塑是东沟镇公兴的民间艺人的祖传绝艺,他们充分利用地方的丰富资源,糯米粉、面粉及一些防腐材料配制而成,通过艺人手、搓、揉、拉、捏,倾刻间便可塑出各种形象。在东沟镇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神奇面塑、祖传绝技;手工搓搓、指头捏捏;梳子按按、刮片修修;人物动物、三五分钟;立竿见影、活灵活现;全靠技巧、凭艺赚钱”。
2000年公兴被盐城市评为“十佳面塑之乡”;2001年面塑艺人郭立明、杨红梅、吕士洋、邱为凤等人创作的水浒系列作品荣获盐城市民间艺术品二等奖。
吴氏膏药
盐城新兴场膏药(吴氏膏药)传承于清代膏药师祖吴师机,起源于苏北里下河地区,距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历史。吴氏膏药以其独特配方、制作工艺和疗效,在众多膏药中独树一帜。
吴氏膏药第五代传人吴登清,在祖传秘方的基础上,不断融合创新,使膏药配方更加合理有效。经过20年数十万人次的临床应用和治疗,证明此膏药在治疗颈肩腰腿痛等方面有良好的医疗效果。
吴氏膏药有效成分含量高、析出速度缓慢、作用持久、局部疗效切实,对治疗骨质增生、颈腰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风湿、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具有独特的疗效。同时,避免了内服药物对人体的毒副作用,疗效显著,在民间远近闻名,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射阳草编技艺
射阳草编技艺是一种运用柴撕、石磙、竹夹、刀、剪、纺纱车、捻线团、木杠、绞绳机、劈篾器、划蒲器、木制织布机、平织机等简单工具,采用苇、蒲、草、麻等原生态材料,制作成篮、席、摺、篓等多种生产、生活用品的传统手工技艺。据地方志记载,该项技艺2000多年前起源于古射阳(今宝应射阳湖)一带,清康熙晚期随移民传入盐阜沿海即今射阳地区,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射阳草编技艺就是通过对原材料的割、抽、剝、切、劈、碾、压、划、撕、捻、结、蒸、晒、织等加工工序,采用挑压法、编辫法、缠绕法、绞编法、穿纹法、盘花法、编结法、生头法、收边法、勾图法等手法,编织成各种纯天然的草编产品。
草编作品已经成为东方传统民俗用物,具有较高的东方民俗文化研究价值。其生产过程具有中国农民文化内涵和历史文化内涵,有较高的人类文化发展研究的价值。
滨海何首乌古法制作技艺
“何首乌古法制作技艺”是全国首乌主产地滨海县百姓在一百多年的首乌摄食过程中研发出的,应首乌自身特性,以及其自然古朴的生产加工方式,最大程度保留和提取首乌药用和营养价值。
“滨海白首乌”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嘉庆年间,滨海白首乌即被选为朝廷贡品。“陈爹首乌坊”是滨海首乌加工业的开山鼻祖,光绪十二年《阜宁县志》(滨海县未建制前与现阜宁县统称阜宁)、民国二十一年《阜宁县新志》、《滨海县志》、《陈氏宗谱》等历史资料对此均有相关记载。
“何首乌古法制作技艺”选用与小麦、油菜轮种的首乌为原料,分“刮、洗、切、磨、晃、淀、吊、晾”八道工序,即“陈氏八法”。
射阳农民画
射阳农民画是一种群众文化创造,表现远古、现代及当代社会生活,表达群众思想感情与审美理想,极具民族性、民间性的乡土绘画。
射阳农民画已有几百年的传承历史。明初,“洪武赶散”移民射阳的先祖们在煮盐灶台上画灶神、墙壁上绘吉祥图案,祈愿平安吉祥、向往美好生活。清末,状元张謇在射阳境内垦荒兴文,对射阳农民画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射阳农民画具有强烈的风格化,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其形象大胆夸张的变形,体现了自然活泼、浪漫稚拙、积极明快的风格。农民画既有抽象画的特质,又有儿童画般的天真稚拙的想像力。正是农民画家感觉的个性,形成了他们绘画艺术的另类语言,使它充满了东方特色、神秘魅力。
建湖九龙口传说
九龙口位于建湖县九龙口镇西南部,公元1128年前后,黄河夺淮后带入大量泥沙,射阳湖群淤塞,演变成许多湖泊荡地,逐步形成了现在的九龙口。九龙口传说以九龙口奇特的地理构造和当地的名人为其主要特征。
其特征主要有:具有群众性和民间传承性,在建湖及周边地区广为流传;明确指证相关遗址,九龙口镇、村名、龙王庙遗址等都是传说的可信印证;传说具有鲜明的人文和神话色彩,九龙口传说包含着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时又融入了地方人文。
九龙口传说主要包含祭奠忠烈公传说、龙蟒搏斗传说等。祭奠忠烈公传说讲述的是南宋名臣陆秀夫背着皇帝投海殉国后,百姓在九龙口祭奠陆公的故事;龙蟒搏斗传说讲述的是上古时期,东海龙王的九个龙子降服黑蟒的故事。
阜宁牛歌
“牛歌”广泛流传于阜宁农耕地区。据记载,明代洪武年间,当时朝廷从江南迁移大量人口到苏北一带进行垦荒,史称“洪武赶散”。从那时起,耕牛增多,开荒、造田、耕种为人民生活、劳动的主要内容,至今已有646年历史。人们放牛和用牛劳作时总会哼唱起“啊罗罗,哇啦啦”的小调,随着耕牛劳动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又逐步产生了不同类型的旋律和节奏,后统称为“牛歌”。
“牛歌”的节奏和旋律多以自由式为主,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祖祖辈辈的农民都在传唱,“牛歌”的旋律和节奏还是淮剧的重要音乐元素之一。
“牛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伴随着农耕时代的发展,“牛歌”见证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盐都柳编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苏州表兄弟二人带着篾匠工具来到龙冈储巷,看到此地柳条长势旺盛,就利用柳条编制生活用具出售,村民在表兄弟二人的启发下,充分利用本地柳条资源,学做自己生活用的菜篮子等简易的生活用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人们把柳制品发展到系列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在以盐城市盐都区龙冈镇储巷为主,辐射到苏北地区。
柳编的原材料为杞柳树割下来的柳条,经过发泡、剥皮、凉晒,消毒、漂白、染色、选料、劈柳、拉皮等几道工序后储存,柳条修长、粗细匀称,柔软光滑。极白无节的柳条是编织的上好材料。用加工后的杞柳条编织出的民间艺术作品其特点是:轻巧、玲珑、美观、大方、无菌、无毒、无污染,是回归自然的绿色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