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宫寒的危害有哪些?
1.宫寒是手脚冰凉的根源
2.宫寒是不孕不育的罪魁祸首
3.宫寒的女人腰膝酸软气色差
4.宫寒导致女人夜尿频多、爱遗尿
5.宫寒让女人房事冷淡不和谐
6.宫寒是女人月经紊乱、痛经多
7.宫寒的女人易流产
8.宫寒是黄褐斑、黑眼圈的反复发作的根
9.宫寒让女人肥胖身材走形......等等
宫寒是基于古代文献中寒凝胞宫,阻滞经络,气血失荣的病机而发散阐述的,为传统中医学的一个概念。“宫”即为胞宫(现代医学所说的子宫、卵巢、盆腔的总称);“寒”即为阳气不足,阴寒内盛,其可以导致经脉凝滞,生化失期,阻碍女子子宫发育,最终导致肾气-天癸-冲任-胞宫轴出现紊乱。宫寒的女性可能出现各种妇科疾病,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月经不规则、痛经,甚至闭经、流产、不孕等一系列经带胎产异常的疾病。
中医认为宫寒与肾虚、脾虚、血虚、肝郁、痰湿、血瘀等因素有关。病因包括先天体质因素(素体阳虚,寒从中生)及后天失养(早产流产致脾肾之阳受损,或贪凉涉水、外感寒邪、久居湿地、贪食寒凉等致外寒侵入人体,停滞胞宫),寒湿积聚所致。主要以面色青白、形体肥胖、白带清稀、经血量少或闭经、经色暗有块、小腹冷痛、得热则舒、怕冷、手足发凉、腰膝冷痛、性欲减退、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暗淡苔白、脉沉迟等为主要表现。
二、宫寒的表现是什么?
“子宫寒冷”并不单指某一种症状,而是中医学对患者形形色色临床症状的总结,例如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且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白带清稀量多;严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如下:
1.发胖。宫寒者的另一表现是浑身发胖,并伴有气短乏力、失眠多梦、月经过少、不排卵等症状。子宫热量不足,为了维护自身的生理机能,脂肪就充当起“护宫使者”,子宫越冷身体就越需要囤积脂肪,从而引起发胖。
2.月经异常。经前小腹有坠胀感,白带清稀量多;腰酸或痛、两乳胀痛等现象,少数有反胃、作呕反应;行经腹痛,小腹发凉,月经周期延后,月经量少,月经色黑有血块,甚至月经停闭不行;月经前或经期小腹疼痛,热敷后疼痛可得到缓解,个别女性痛经达到难以忍受之程度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等。
3.下腹寒冷有时作痛,经期有时错后,色淡而量少,精神较差,平时腰酸腿软,小便较多,月经量少,性欲减退,舌质淡苔白,脉沉。真阳不足的则腰酸如折,面色黯黄,自觉下腹部不暖,四肢不温,主要脚冷而疲软,口淡而无味,喜食辛燥,月经略有错后,有白带,小便频或失禁,舌质淡,苔白腻而滑,脉沉弱。
三、宫寒的中医治疗
温肾健脾,调补冲任。脾肾阳虚为该病的主要病机,脾肾阳虚,冲任失调,使寒邪内生,因此对于脾肾两虚的宫寒患者,应兼顾温肾健脾和暖宫调冲。
温经散寒,活血化瘀。宫寒日久,血凝胞宫,对于寒邪凝滞的实证患者应予以温经散寒,活血通络之法。
调肝理气,养血和血。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藏血,调节血量,且主疏泄,与女子月经关系密切。肝气不和,气血失调,则气滞血瘀,胞宫不得濡养,调肝理气则气血和,胞宫得养,宫寒得除。
1、月经期间调养: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2、日常进补: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3、中药泡脚: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4、日常运动:“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5、除了三餐正常有规律外,尤其重视高质量的营养早餐,早餐占人营养开支量的60%以上,所以重视早餐比什么都重要。高植物蛋白质高纤维高维生素含量的早餐为上乘之选。
宫寒重在平素调养,宫寒患者应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注意保持房间及衣物干燥,忌久居寒湿之地,夏季避免长时间吹空调,避免过食寒凉之品,尤其在冬季,应注意保暖,尽量避免当风受寒。中医讲“动则升阳”,即运动可以改善体质,保证适当运动,能够改善循环。平日以温水或艾叶泡脚,刺激足底经络的穴位,也可改善宫寒状态。属于脾肾阳虚之体质者,还可使用中药进行体质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