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患者本身的敏感体质,后天环境的影响对哮喘的发生与加重也起到了关键作用。春季尤其是春夏交接时节,哮喘更易发生与加重。有以下原因:
1.春季的气温变化无常,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变化较大。而且在江南地区,春季雨湿不断,阴寒湿冷的天气持续时间长,对于体质较弱的人来说很容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哮喘,寒凉更是直接导致哮喘发作的病因。
2.春季的气候微温而潮湿,寄生于床褥、地毯、衣物等处的尘螨及霉菌也开始生长繁殖起来,这也是引发哮喘的主要因素。
3.春季花粉随风飘散,悬浮于空气当中,对于过敏体质的人来说,吸入花粉后可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等过敏症状,有的甚至出现胸闷、气喘、咳嗽症状,诱发哮喘发作。
4.另外,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易导致哮喘发作,在春天同样不能忽视。如一些刺激性的烟雾、油漆、汽车尾气、空气中的化学物质,以及家中饲养宠物的皮屑同样会使哮喘发生与加重。还有鱼、虾、蟹等海鲜食品及药物易导致过敏,引发哮喘。青少年剧烈运动后、女性妊娠等也都有可能是哮喘的诱发因素。
哮喘难以根治,但通过长期合理、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是可以达到完全控制病情的目的。
哮喘的治疗首先是要脱离诱发因素,部分患者能找到引起哮喘发作的变应原或其他非特异刺激因素,应避免接触变应原,去除病因是防治哮喘最有效的方法。哮喘在急性发作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不同,以西医治疗为主,可联合用药、静脉给药,以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也可联合中药治疗。非急性发作期宣以中药治疗为主,配合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并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哮喘的控制水平不同,制定哮喘的长期治疗方案,使哮喘发作减少或不发作,或缩短病程、减轻症状。
中医将哮喘归属于“哮喘”或“哮证”等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为宿痰内伏于肺,遇外感、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触的呈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证属本虚标实,发时以邪实为主,治以疏风散寒、祛痰平喘;平时以正虚为主,治以温阳补肾,益肺健脾。
发作期以中药汤剂治疗为主,病情缓解后宜中医综合治疗,包括口服中药,中药穴位敷贴(冬病夏治)疗法及冬季膏方治疗,可起到扶正固本、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预防或减少哮喘发作之作用。
哮喘患者除根据病情进行合理、规范的综合治疗外,也要注意预防保健,如避免接触尘螨、花粉等变应原,脱离烟雾等刺激气味的环境;慎食虾、蟹、鱼等易过敏食物;进行适宜的体育锻炼,改善体质;注意气温变化,防寒保暖,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戒烟限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