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热及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冬病夏治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可针对个体不同体质,通过益肺,健脾,补肾的药物,扶助人体的阳气,纠正虚寒体质,使气血流行通畅,水谷精微输布正常,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临床上所有阳气不足、四肢关节疼痛、肺气虚弱、中焦虚寒、下元亏损和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在春夏治疗会比其他季节治疗效果好。如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膝关节增生、肩周炎、骨关节炎、腰肌劳损、慢性胃肠炎、过敏性鼻炎、虚寒性妇科病等。
这些病多发于秋冬寒冷季节,遇寒则病症加重,得热则病症趋于缓解。依据冬病夏治之理,在夏季三伏用补肾壮骨、温经散寒、除湿宜痹的药物进行内服、敷贴等,可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又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属于风湿免疫性疾病,西医临床上治疗大多采用激素,副作用较大。这类病在冬季寒冷季节病症加重,夏季症状趋于缓解,特别适合冬病夏治。中医采用滋肾填精,益气养血,佐以化瘀通络的方法,不但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有积极的预防作用,能够治本。
在临床应用上可以看出,很多慢性疾病都可以“冬病夏治”,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病频率,还可以提高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病情重,病程长者,通过冬病夏治,可明显缓解疾病发作的频率与程度,大大提高生活质量。
2016年三伏贴具体日期是: 初伏:7月17日(庚子)——7月26日(己酉)(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