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日渐转暖,在万物复苏中户外的野菜也在旺盛生长。吃野菜虽然听着新鲜、绿色,但要保证安全、放心,还是大意不得,尤其针对孩子。
就野菜的生长环境而言,大多分布于高山荒野、丘陵洼地,生态环境确实不同于一般家种蔬菜,生长期也长于一般蔬菜,没有或极少受到农药和化肥的影响,不仅富含人体所必需营养成分,而且药用价值不同寻常,如荠菜能明目和肝、强筋健骨、消炎利尿;蕨菜有清热利湿、消肿安神,活血止痛的功效,可以说不少野菜药食兼具。但如果就此认为,只要是野菜都会对身体健康有益,多吃无妨,那就走向问题的另一面了,野菜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绿色”食品,不能与“安全、放心”直接画等号。
所以野菜的采摘与食用确实有讲究。首先,要学会辨别野菜的有毒无毒。对那些长在马路边、污水沟及化工厂附近,尤其是不认识、难以辨别或来源不明、异味很重的野菜千万不能采摘和购买。生长在污染环境、存放时间较长的野菜,因为吸附了有毒物质或存在其他安全隐患,不能采摘食用;其次,要掌握正确的食用处理方法。食用前,要让野菜在清水里充分浸泡两小时以上以充分解毒,反复清洗后再煮熟食用。其中有些野菜本身就含有剧毒成分,食用后轻则使人胸闷、呕吐、腹胀、腹泻,出现口吐白沫、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重则危及生命。一旦误食,应立即送医院救治。
在此也提醒大家对于那些不熟悉、不认识的野菜,宁可不吃,也不要随意采食或买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