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是夏至。夏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七世纪,古人用土圭量日影,夏至这一天,日影最短,因此把这一天称作“夏至”。
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昼最长的一天,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
夏至时值麦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周礼·春官》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周代夏至祭神,意为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
旧时古人十分重视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在夏至之日始,百官还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
节气特点
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中国古代将夏至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如《礼记·月令》:“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意思是说夏至到了,人们可以割鹿角了,自然界的蝉儿开始鸣叫了,半夏、木槿也开始开花了。
夏九九歌
“夏九九”是以夏至那一天为起点,每九天为一个九,每年九个九共八十一天。同样,三九、四九是全年最炎热的季节。最能反映我国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的是一首《夏至九九歌》,全文是: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五九四十五,炎秋似老虎;
六九五十四,乘凉进庙祠;
七九六十三,床头摸被单;
八九七十二,子夜寻棉被;
九九八十一,开柜拿棉衣。
夏至养生要点:
夏至心静自然凉,晚睡早起午休躺,暑伤津气炎热防,切忌饮食过寒凉,神清气和胸宽畅,户外防晒讲着装。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节气表示着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而且随着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就进入大家常说的伏天了。
夏应养心
夏至阳气最旺,生要注意保护阳气。《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季要神清气和,快乐欢畅,心胸宽阔,精神饱满,不要举凡懈怠厌倦,恼怒忧郁,要像万物生长需要阳光那样,对外界事物拥有浓厚的兴趣,培养乐观外向的性格,以利于气机的通泄。如果懈怠厌倦,恼怒忧郁,则有碍气机通调,对身体不利。稽康在《养生论》中说:“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意念中想像心中有冰雪,便不会感到天气极其炎热了。这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饮食减酸增苦,益肝补肾
夏至时节人体出汗较多,相应的盐分损失也多,若心肌缺盐,心脏搏动就会出现失常。中医认为此时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咸味以补心。《素问·藏气法时论》曰:“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用咸补之,甘泻之”,就是说藏气好软,故以咸柔软也。
孙思邈曾说过,“五月,肝脏气休,心正王,宜减酸增苦,益肝补肾,固密精,卧起惧早。”这个时节还要多喝水,除白开水外,也可以适当选择凉盐开水、绿豆汤等清凉解暑的饮品。
运动养阳
夏季炎热,宜晚睡早起,夏至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以养阳为主。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
适当的运动也是夏季养生必不可少的,在运动方式上,宜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舒缓的运动方式,避免强度过大。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不利于养阳。运动时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宜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锻炼。
夏至防暑
防暑,古代的斗茶、凉汤都是极好的防暑品。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此时又是瓜季,人们坐在瓜棚下乘凉,品赏西瓜。西瓜、苦瓜都是清热消暑食品,是夏至季节的重要佳品。
夏季蚊虫繁殖,雨水多,易感染痢疾等肠道疾病,因此在夏令饮食中有吃大葱、大蒜习俗。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大蒜有“通五脏,达诸窍,去寒湿,避邪恶,消肿痛,化瘕积肉食”之效。此外,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