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主要包括膳食调理、药膳选用、中药汤剂、袋泡药茶、膏药穴位敷贴等。
膳食调理 应从平衡膳食的角度选择食品,一般包括4类食品,即粮谷类食物,如米、面、杂粮以及干豆、坚果类;动物性食品,如肉类、鱼类及水产品等;蔬菜水果类食品和奶制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食品多样化。另一方面,应根据个人体质状况注意选择不同性质的食品,如酸碱性、寒热性食品等。酸性食物有粮食类、肉类、禽类、水产类、蛋类、花生、核桃、糖酒等,它们含磷、硫、氯元素较多。属于碱性食品的有蔬菜、水果、牛奶、红薯、土豆、海带、豆类、香菇、黄瓜等,它们含钾、钙、钠、镁元素较多。中医学还将食物分为寒热温凉平等性质,针对个体素质的不同应选择多吃或少吃某些食品,使阴阳相调和,特别是患有寒热性特征明显的疾病,更应注意食物的寒温性,适当忌口或选食,有利于身体的康复。
温性食品有鲤鱼、鸡肉、芋头、南瓜、辣椒、生姜、大蒜、糯米、韭菜、橘子、柿子、李子、石榴等。
热性助火的食品有羊肉、狗肉、胡椒、荔枝、菠萝等。寒性食品有鸭肉、海带、田螺、竹笋、白菜、茄子、苦瓜、冬瓜、丝瓜、萝卜、绿豆、香蕉等。
凉性食物有黑豆、梨子、黄瓜、芥菜、柚子等。一般而言,体质虚寒者不宜多进食寒凉食物,体质燥热者不宜多吃温热之品。
药膳调理利用药物的功效和某些食物的药理作用,相互配合使用,使其功效相得益彰,寓治疗于日常饮食之中。它可以有多种功效,如补益气血、养心安神、补肾填精、滋阴潜阳、健脾益气等等,根据组成药膳的食物和药物不同而各有区别。历代养生家大都注重药膳调理,《内经》曾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可以补益精气。”张锡纯则说药膳调理“患者服之,不但治病,并可充饥;不但充饥,可以适口。
“用之对症,病自渐愈”。唐代医学家孙思邈更推崇药膳,认为:“食能排邪而安五脏,悦神爽志以资气血,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遣疾者可谓良工。”
药膳调理需注意的要点如下。
1、节制:即饮食有规律,勿过饱、过量,味勿过重,尽量定时、定量,尤其是厚味、辛燥、炙烤、荤腥油腻之品切勿食之过多,而应以荤素平衡、清淡利于吸收为宜。
2、因人而异,辨证选用:药膳调理种类繁多,有补益类,其中又有补阴、补阳、补气、补脾、补肾等不同,还可以区分出滋补、温补、润补、轻补、峻补等不同种类。补益类的药膳有当归生姜羊肉汤、人参黑鱼汤、黄芪汽锅鸡、山药鳝糊、枸杞乌骨鸡汤、木耳莲子粥、红枣桂圆汤等等。有治疗类,又可分为消食类、安神类、温里散寒类、活血化瘀类、止咳定喘类、固涩类等等,临床应区别应用。治疗类的药膳有百合银耳汤、玉竹生地瘦肉汤、沙参汤、玉竹麦冬粥等。
3、注重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健运,则药膳之功效更易发挥,所以应培补后天之本,使脾气运化、胃主受纳的功能健旺。
膏药穴位敷贴疗法
这是一种用中草药或中成药敷贴在人体体表穴位上治疗疾病的中医传统疗法。该方法操作简便,易懂易学,且疗效明显、快捷,治疗适应证广泛,是冬病夏治中的一种实用性较强的好方法。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皮毛腠理皆通过经脉紧密联系为一个整体。人体的皮毛腠理与五脏六腑相互贯通,将药物敷贴于体表,其药性就可透过皮毛腠理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清代名医徐灵胎说过:“用膏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至腠理,通经贯络,或提而出之,或攻而散之,较之服药尤有力,此至妙之法也。”这里阐述了药物敷贴作用的初始三阶段,包括释放、穿透和吸收进人血液循环。膏药敷贴疗法通过刺激穴位、经络,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调节机体的虚实状态,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中药汤剂
这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方法,通常要在中医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辨证论治进行选方用药调理,其中有些方剂因为配伍精妙、科学,疗效显著,应用范围广,而为历代流传应用,如补益气血的八珍汤、十全大补汤;健脾补中的补气运脾汤。调理五脏的名方如补肝汤(《医宗金鉴》)、补肺汤(《永类钤方》)、天王补心丹(《摄生秘剖》)、右归饮(《景岳全书》)、人参养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等。
袋泡药茶
这是用中草药饮片或食物以及茶等科学配制的复方或单方,替代饮料服用,从而防治疾病或保健养生的一种方法。茶疗组方精妙,制作方便,应用广泛,它体现了茶的保健作用,又具有茶不能达到的功效。茶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和药效成分,如酚类衍生物、芳香类物质、维生素类物质、多种氨基酸及矿物质、微量元素等,其本身即具有消除疲劳、止渴消暑、健胃消食、降脂明目的作用,配以复方,则更具多种功用,如“葱豉茶”“苦丁茶”“菊花决明子茶”“枸杞菊花茶”“罗布麻茶”“山楂茶”等等。茶疗应根据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选用,在服用时间上也应因人而异。
不论是何种治疗方法,都应在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治疗,辩证施术,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注:文中若涉及到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用,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我们注重分享,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告知小编,我们会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