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进入这一时节,天地万物的活动都趋向休止,准备蛰伏过冬。冬季到来,自然界表现为阴盛阳衰,气温降低,寒气袭人,人体阳气容易受到损伤, 所以要特别注意保护阳气。
此外,“立冬”也是一年中进补的最佳时期。中医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是阳气潜藏、阴气盛极、草木凋零、蛰虫伏藏、万物活动趋向休止。此时应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常说“立冬”之日要进补,到了酷寒的隆冬,才不会怕冷。这是民间的习俗,但却体现了增强体质,预防为主的思想。
注意适当进补,但不可盲目进补。冬季的西北地区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狗肉等;而江南地区虽已入冬,但气温较西北地区要温和的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如鸡、鸭、鱼类;如果雨量较少且气候偏燥的地带,则应以甘润生津之品的蔬菜水果、木耳、冰糖为宜。除此之外,还应因人而异,因为人有男女老幼之别,体质有虚实寒热之辩,少年重养,中年重调,老年重保。还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进补方式,除了补气养血、滋阴温阳等常规方法外,有些人应以清为补、有些人以通为补、有些人以化痰除湿为补等等,千万不可盲目“进补”。
立冬以后,注意防寒保暖。虽然还有“小阳春”的温暖气候,但切不可贪凉,不宜实行秋天要“冻一冻”的讲法。起居调养强调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立冬时节,气温变化大,颈肩腰腿痛、关节炎、高血压患者等更应注意保暖,规律用药,减少出汗的体力活动,正如“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颈椎病、腰椎病患者,应注意局部的保暖,做一些柔和的锻炼,如太极拳等养生操。
中医认为:“寒为阴邪,常伤阳气”,人体阳气好比天上的太阳,温煦全身,推动血脉运行,冬季不注意防寒养阳,将使人体失去新陈代谢的活力。
最后,应注意静养。要做到保持平静地心态,“……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就是力求其静,控制情志活动,保持精神情绪的安宁,含而不露,避免烦扰,使体内阳气的得以潜藏。立冬以后,户外气候干燥,雾多,空气质量差,所以也应减少户外的活动,以静养为宜。
冬天人们情绪容易低落,郁郁寡欢。当工作、生活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就可能诱发抑郁症。精神养生在11月应做到精神安静,保护阳气,不过度消耗阴精,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多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遇到不愉快的事情要及时排解,疾病就不会找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