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老年人:随年龄的增长,一般人在35岁时达到自己的骨量很高峰,从这时起,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身体激素水平和代谢发生变化,骨量逐渐减少。随着增龄,老年人的各个器官均退化,尤其以消化功能和肝肾功能明显,食量减少,吸收功能差,钙、磷、维生素D及其他营养物质摄入不足,直接影响骨的合成;随着增龄,性激素、降钙素分泌减少,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使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加快;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运动功能减退,活动量减少、负重减少,骨骼缺乏必要的机械刺激,使骨形成作用减弱,骨吸收作用增强。加之户外活动不足,日照量不够,使活性维生素D产生减少,也直接影响骨的生成;老年人常易患许多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痛、肾病等,加重了机体负担,代谢功能受到影响,同时所服药物种类增多,也会使骨的形成减少,丢失增加;如果长期饮酒、吸烟也可促发和加重骨质疏松症。以上一种或多种原因的综合影响,所以老年人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2)围绝经期妇女:妇女30岁以后破骨速率高于成骨速率,骨量逐渐丢失;尤其在绝经后的20年间,主要由于雌激素低落,骨量丢失速度呈指数增加,总量可达20%~30%,特别是在绝经后3~5年丢失很多;加之由于衰老而引起成骨细胞功能下降、肠钙吸收减少、皮肤合成维生素D减少等因素,更加重了骨量的丢失。所以围绝经期妇女更容易得骨质疏松症。
(3)妊娠期妇女:妊娠期,母体除维持自身营养外还要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如果过于注意饮食,膳食结构不合理或偏食,不仅不能满足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还会引起骨营养不足,尤其从妊娠第4个月开始胎儿生长需要钙增多,到妊娠末期及分娩期孕妇骨钙将丢失8%~10%,使母体骨钙减少;妊娠期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妨碍钙的吸收;妊娠晚期胎头人盆后压迫闭孔神经,机械性压迫导致局部神经营养障碍,如髋骨等易出现骨质疏松;妊娠期妇女由于户外运动、日光照射减少,使维生素D生成减少,致骨形成不足;妊娠期妇女往往生化及内分泌发生改变,从而导致骨代谢异常。因此,妊娠期妇女易出现骨质疏松症。
(4)哺乳期妇女:由于偏食及哺乳婴儿的需要,导致骨营养素缺乏,使骨量减少;分娩中发生的局部意外产伤,会导致骨骼中血液和神经营养障碍,使骨形成不足;乳母在一年哺乳期内,如钙的补充不足,要丢失7%~8%的骨钙;哺乳期妇女生活负担、心理负塑加重,会造成骨代谢失调;哺乳期妇女户外运动减少,导致骨刺激减少,从而引起骨吸收、骨形成障碍;有些哺乳期妇女还易患一些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疾病,如慢性胃肠道疾病、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因此,哺乳期妇女易患骨质疏松症。
(5)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甲状旁腺素(PTH)是调节体内钙、磷平衡的重要激素。患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多,作用于骨骼使破骨细胞活性增强,骨吸收加快,大量骨钙释出入血,使骨质大量丢失,出现骨密度减低,因此易导致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
(6)糖尿病患者:由于糖代谢障碍而存在的蛋白质、脂肪代谢障碍,使成骨细胞活性减弱,而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强;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尿糖水平均较高,可产生渗透性利尿,由于大量排尿,导致大量的钙、磷由尿中排出;同时,人体内源性维生素D的合成需要胰岛素参与,在患有糖尿病时,由于胰岛素缺乏或减少,常可使维生素D合成减少,从而影响骨形成。
(7)乳糖酶缺乏症患者:一些人饮用牛奶时,奶中的乳糖不能被消化分解吸收而发生腹痛、腹泻等症,这类人也易患骨质疏松症。
(8)肠胃疾病患者:肠胃疾病,如胃炎、胃溃疡、慢性肠炎等,引起胃肠道对钙、磷、镁、维生素D的消化、吸收减少,导致骨量减少而形成骨质疏松症。同时,慢性胃肠道疾病导致消化吸收障碍时影响微量元素的吸收,继而发生骨质疏松症。
(9)长期卧床患者:负重和运动对骨的生长和再建是一种机械性刺激,肌肉收缩对骨的应激是维持骨矿含量很有效的刺激,失去这种刺激,骨的生长、再建、骨量均受影响,而长期卧床后双下肢、躯干骨处于完全不负重状态,且四肢及躯干运动量明显减少,肌肉收缩量及幅度减少,对骨的刺激和应力减少,尤其昏迷、瘫痪使肢体运动和肌肉收缩完全丧失,如果不进行被动运动训练,则骨骼完全处于无负荷、无应力刺激状态,骨量会逐渐减少,一般卧床4周即可在临床上表现出骨质疏松。消耗性疾病长期卧床患者,全身内分泌代谢异常,导致肠蠕动减慢,胃肠功能低下,激素水平异常,引起骨吸收异常,骨形成不足,从而易发生骨质疏松。